蒙特梭利教育简介

 

“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播知识,应该有一种新的发展方向,那就是释放人的潜能。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教育呢?我的回答是在人出生起就要进行这样的教育,因为人一出生就具有无限潜能。”----玛利娅·蒙特梭利(MariaMontessori)

蒙特梭利(Montessori)教学法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玛莉亚·蒙特梭利博士倾其毕生经历所创造的。其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培养幼儿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。在蒙氏教室里,有丰富多彩的教具,它们都是根据儿童成长发展敏感期所创立的适宜儿童成长的“玩具”。蒙台梭利教学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教育、感官教育、数学教育、语言教育、科学文化教育等内容。孩子通过自我重复操作蒙氏教具创新建构完善的人格,在自由操作中得到了多方面的能力训练。
蒙特梭利教学法之所以受到各国幼教育界的欢迎,是因为:一、长久以来,不曾有过一位教育家,能将儿童当作一个独立的主体来研究,蒙特梭利以科学的精神发现了儿童的秘密,成为幼儿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。 她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崭新的知识,更重要的是态度上的启示和方法上的引导,即尊重儿童的本性,创造环境激发和促进儿童释放最大潜能,并使之循着自己的规律获得自然和自由的发展。二、从蒙特梭利对孩子行为的观察中,她发现孩子们从日常生活不断的活动和操作中来获得知识,为此她发明各种不同的活动来满足孩子天生的学习欲望。 每一活动的教材及教具设计都独具匠心,严谨而缜密。从这个意义说,蒙特梭利既有理论又有实践,是观念与行为的结合体。
总之,蒙特梭利教育是在观察和尊重孩子成长过程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的,蒙特梭利环境是孩子的营养之地,它能符合和满足孩子们内在自我塑造的需求,也能向我们展示孩子们的人格和成长模式,从而帮助孩子完善自我!

蒙氏教育的十大特点

 1、以儿童为中心。 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,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。
2、“不教的教育”。 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,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,配合以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育内容,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,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。
3、把握儿童的敏感期。0- 6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。若顺着敏感期学习,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。
4、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。 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。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,对于孩子的发展状况了如指掌,才能提供孩子适时、适性地协助与指导。
5、完全人格的培养。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。透过环境的设计、教具的操作,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。
6、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。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,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教,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。
7、混龄教育。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,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,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。
8、丰富的教材与教具。蒙台梭利教具非常丰富,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,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。孩子透过这些工作,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,建构完善的人格。
9、屏除单一奖惩制度。蒙氏教学尊重儿童,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。
10、爆发式的教学成果。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内在需求,让孩子适时、适性的成长,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,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形式,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。